天水郡、廣漢郡
天水郡、廣漢郡
1、姜
現行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龍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廣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雲南之隴川、瀘水、河口等地均有分佈。爲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漢族、朝鮮族、滿族、羌族皆有此姓。《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姓也。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爲姓。其後太公封於齊,世與周魯爲婚姻,歷二十九世,爲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或以國爲氏,或以姓爲氏。”《中文大字典》亦載,其注引《說文》雲:“姜,神農居姜水,因以爲氏,從女,羊聲。”又據《廣韻》注云:“姓也。出天水。齊姓,本自炎帝,居於姜水,因爲氏。漢初,以豪族徙關中,遂居天水也。”可佐鄭氏之說。
2、或爲桓氏所改。鄭樵又云:“桓庭昌,唐上元中準制改爲姜氏。”桓姓乃齊(姜)桓公之後。追本溯源,當系出姜姓。故有“準制改爲姜氏”之說。
3、爲滿族姜佳氏所改。見劉慶華《滿族姓氏錄》。三國時蜀漢有姜維,天水人,徵西將軍;宋代有姜特立,麗水人;明代有姜立綱,瑞安人。
2、姜
姜姓分布: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37%,爲中國人口最多一百個姓之一。尤以山東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姜姓人口13%。其次多者爲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南、四川、內蒙古等省區,上述七省區姜姓約佔全國漢族姜族人口67%。
姜姓起源:①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因以姜爲姓。 ②唐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爲姜姓。 ③宋時羌人有姜姓,見《宋書·吐谷渾傳》。 ④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又,清滿洲八旗姓姜佳氏後改爲姜氏。今滿族姓。⑤侗、瑤、彝、蒙古、土家、保安、白、俄羅斯、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姜姓名人:
姜詩,東漢時廣漢人,事母至孝,後任江陽令。
郡望:天水。
姜姓古代名人
姜子牙西周,最早的是西周時的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子牙(本名呂尚,姜姓呂氏)。
姜小白春秋,即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以管仲爲相,富國強兵,尊王攘夷,有效地保護了中原文化。
姜維三國,蜀漢大將軍
姜嫄周始祖后稷之母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姜士楨明末,又名李士楨,明末山東昌邑人,後被後金掠走,成金人繼子,改姓李。清朝初期任廣東巡撫,對清朝的海洋貿易政策影響深遠。其妻爲康熙奶媽,其子李煦早年爲康熙的伴讀,後被派往江蘇任蘇州織造多年,其女嫁曹寅爲妻(現考疑爲曹雪芹的外祖母)。李煦在位期間兩次修造《昌邑姜氏族譜》,現在爲昌邑姜氏祠堂供爲始祖之一
姜姓近代名人
姜恩柱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原主任、外交部原副部長姜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