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阿嚕〔 阿嚕 〕
拼音ā lū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諾尼木倫:即今黑龍江省嫩江市,以嫩江得名。嫩江,古稱“難水”、“那河”、“腦溫江”。清朝初期稱“諾尼木倫”(蒙語,“諾尼”爲“碧綠”之意,“木倫”爲“江”),清朝中期稱“嫩江”。嫩江,在漢朝時期屬挹婁國的屬地。晉朝時期屬扶余地。北魏王朝時期歸屬勿吉黑水都。隋朝時期爲室韋地。唐朝時期屬黑水部都督府管轄,後入渤海國領域。遼國時期屬東京道,金國時期屬上京蒲峪路,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朝時期屬奴爾幹都司,清朝時期爲黑龍江將軍轄地。清朝初期,嫩江爲“達斡爾、索倫、鄂倫春戈獵之地”。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滿清政府以墨爾根地方緊要,決定築城設兵駐守,同年於此地設北路驛站第六站,史稱“墨爾根站”。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由黑龍江(璦琿)城移駐墨爾根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自黑龍江城移來副都統一員,與將軍同駐墨爾根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副都統移駐齊齊哈爾城。翌年,黑龍江將軍衙門亦移駐齊齊哈爾城,墨爾根城留城守尉駐守。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墨爾根城復又設置副都統衙門,隸屬黑龍江將軍管轄。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裁將軍改設行省,隸屬黑龍江行省管轄。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農曆7月9日,清廷照準,裁撤墨爾根副都統,同時設置嫩江府,駐墨爾根城。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農曆6月17日,委任周玉柄爲知府,同年農曆8月10日,知府在省城啓用關防,農曆9月12日到墨爾根城接收原副都統衙門“改編知府”,嫩江府隸屬黑龍江行省。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1月23日,黑龍江省都督府令,將嫩江府改爲嫩江縣,縣署駐墨爾根城,隸屬黑龍江省。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6月,改隸龍江道。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2月,復由省直轄。東北淪陷後,隸屬黑龍江省。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將嫩江以西的行政區域劃歸巴彥旗,同年12月改隸龍江省管轄。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6月,改隸新設之北安省。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10月,劃歸黑河省管轄。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嫩江省管轄。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2~9月,曾隸於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第二專區。1949年5月,黑龍江、嫩江兩省合併後,隸屬黑龍江省管轄。1954年8月,劃歸新設之嫩江專區。1959年,將愛輝縣的霍龍門鄉劃歸嫩江縣管轄。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專區一度撤銷時,曾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1970年4月1日,改由黑河地區管轄。1992年,嫩江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嫩江上游東岸,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過度地帶,北抵呼瑪縣,東與黑河市、孫吳縣及德都縣接壤,南與訥河市毗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以江爲界。至1999年,嫩江縣轄嫩江鎮、雙山鎮、伊拉哈鎮、海江鎮、多寶山鎮、前進鎮、長福鄉、白雲鄉、科洛鄉、麥海鄉、塔溪鄉、座虎灘鄉、霍龍門鄉、門魯河鄉、臥都河鄉、聯興鄉、墨爾根鄉、臨江鄉、新勝鄉。2005年,嫩江縣轄八個鎮、五個鄉。2006年4月5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黑民辦函24號)批准:嫩江縣撤銷種畜場設立長江鄉,鄉人民政府駐長江村。
諾尼木倫:即今黑龍江省嫩江市,以嫩江得名。嫩江,古稱“難水”、“那河”、“腦溫江”。清朝初期稱“諾尼木倫”(蒙語,“諾尼”爲“碧綠”之意,“木倫”爲“江”),清朝中期稱“嫩江”。嫩江,在漢朝時期屬挹婁國的屬地。晉朝時期屬扶余地。北魏王朝時期歸屬勿吉黑水都。隋朝時期爲室韋地。唐朝時期屬黑水部都督府管轄,後入渤海國領域。遼國時期屬東京道,金國時期屬上京蒲峪路,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朝時期屬奴爾幹都司,清朝時期爲黑龍江將軍轄地。清朝初期,嫩江爲“達斡爾、索倫、鄂倫春戈獵之地”。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滿清政府以墨爾根地方緊要,決定築城設兵駐守,同年於此地設北路驛站第六站,史稱“墨爾根站”。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由黑龍江(璦琿)城移駐墨爾根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自黑龍江城移來副都統一員,與將軍同駐墨爾根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副都統移駐齊齊哈爾城。翌年,黑龍江將軍衙門亦移駐齊齊哈爾城,墨爾根城留城守尉駐守。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墨爾根城復又設置副都統衙門,隸屬黑龍江將軍管轄。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裁將軍改設行省,隸屬黑龍江行省管轄。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農曆7月9日,清廷照準,裁撤墨爾根副都統,同時設置嫩江府,駐墨爾根城。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農曆6月17日,委任周玉柄爲知府,同年農曆8月10日,知府在省城啓用關防,農曆9月12日到墨爾根城接收原副都統衙門“改編知府”,嫩江府隸屬黑龍江行省。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1月23日,黑龍江省都督府令,將嫩江府改爲嫩江縣,縣署駐墨爾根城,隸屬黑龍江省。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6月,改隸龍江道。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2月,復由省直轄。東北淪陷後,隸屬黑龍江省。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將嫩江以西的行政區域劃歸巴彥旗,同年12月改隸龍江省管轄。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6月,改隸新設之北安省。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10月,劃歸黑河省管轄。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嫩江省管轄。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2~9月,曾隸於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第二專區。1949年5月,黑龍江、嫩江兩省合併後,隸屬黑龍江省管轄。1954年8月,劃歸新設之嫩江專區。1959年,將愛輝縣的霍龍門鄉劃歸嫩江縣管轄。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專區一度撤銷時,曾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1970年4月1日,改由黑河地區管轄。1992年,嫩江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嫩江上游東岸,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過度地帶,北抵呼瑪縣,東與黑河市、孫吳縣及德都縣接壤,南與訥河市毗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以江爲界。至1999年,嫩江縣轄嫩江鎮、雙山鎮、伊拉哈鎮、海江鎮、多寶山鎮、前進鎮、長福鄉、白雲鄉、科洛鄉、麥海鄉、塔溪鄉、座虎灘鄉、霍龍門鄉、門魯河鄉、臥都河鄉、聯興鄉、墨爾根鄉、臨江鄉、新勝鄉。2005年,嫩江縣轄八個鎮、五個鄉。2006年4月5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黑民辦函24號)批准:嫩江縣撤銷種畜場設立長江鄉,鄉人民政府駐長江村。
1、阿嚕(阿嚕)
清代滿族姓氏。世居索倫地方,爲滿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載。(按:金代女真族有阿魯氏。滿族之阿嚕氏或其後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