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達呼哩〔 達呼哩 〕
拼音dá hū lī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達呼哩(達呼哩)
歷史上少數民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收載,出自契丹族,乃遼之國姓。《續通志》注云:“炎帝之後曰葛烏菟者,世雄朔陲。居鮮卑,號鮮卑氏。慕容燕並取其地,分其部爲三:曰宇文,曰庫莫奚,曰契丹。隋唐之際,契丹地直京師東北五千裏而贏。東距高麗、西奚,南營州,北靺鞨、室韋。阻冷陘山以自固,其君稱‘達呼哩’。”又曰:“達乎哩始君,遼世表不著名某,但云唐武德六年,君長綽羅獻名馬豐貂。貞觀三年摩會入朝,賜鼓纛,由是有常貢。又,《營衛志》雲:‘唐達呼哩氏八部並元州、松漠爲十’則達呼哩氏始君當是綽羅矣。”至清融爲滿族,或作達瑚哩,世居烏呼哩地方,爲滿八旗姓氏之一。乾隆時鑲白旗副都統博斌,即姓此氏。
2、達呼哩(達呼哩)
達呼哩姓起源:①遼時契丹人姓。契丹在隋、唐之際號達呼哩氏。②清滿洲鑲黃旗中有達呼哩氏。
達呼哩姓名人:
達呼哩綽羅,唐時契丹達呼哩部首領,武德六年向唐貢獻名馬豐貂。達呼哩博斌,清滿洲鑲黃旗人,累官至鑲白旗蒙古副都統。
變化:亦作綽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