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耶律
歷史上契丹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漢姓曰王。其源不一:
1、初爲契丹部落名,遼立國後爲國姓。《遼史·國語解》:“本紀首書太祖姓耶律氏。有謂始興之地曰‘世裏’。譯者以‘世裏’爲‘耶律’。故國族皆以耶律爲姓。”或曰:“唐鹹通中,錫里氏有安巴堅者,母蕭氏夢日墜懷而娠,及產,室有神光,異香。三月能行,眸而能言,知未然事。及長,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智勇殊衆,累立戰功。哈陶津汗命總知軍國事,遺命立之,是爲遼太祖。於是錫裏與達呼哩,約尼號‘三耶律’,併爲耶律氏。”《姓氏詞典》注引《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出自契丹。自後魏以來,以名見中國。與庫莫奚同類而異種。其居曰梟羅簡沒裏。沒裏者,河也,是謂黃水之南、黃龍之北,得鮮卑之故地。故又以爲鮮卑之遺種。其後分爲八部大人。至阿保機,用其妻述律策,襲殺諸部大人,遂雄北邊,潛稱皇帝,自號天皇王。以其所居橫帳地名爲姓,曰世居世裏,譯者謂之耶律,遂有耶律氏。”(2)或爲漢姓所改,因賜姓而得:耶律隆運,本姓韓;耶律儼,本姓李,並賜姓耶律氏。又,道宗時行營都部署李解禧、北院宣徽使劉霖、樞密副使王觀、都承旨楊興工,各賜姓耶律氏。遼有耶律阿保機,遼太祖;金代有耶律恕;元代有耶律伯堅、耶律楚材。
2、耶律
耶律姓起源:①出自契丹,自北魏以來,以名見中國,與庫莫奚同類而異種,其居曰梟羅個沒裏,沒裏意爲河。處於黃水之南,黃龍之北,得鮮卑之故地,故又以爲鮮卑之遺種。其後分爲八部大人,至阿保機,用其妻述律之策,襲殺諸部大人,遂雄北邊,僭稱皇帝,自號天皇王(即遼國)。以其所居橫帳地名爲姓,曰世裏。世裏,譯爲耶律,遂有耶律氏。②韓氏、李氏有賜予耶律氏者。
耶律姓名人:
耶律乙辛,遼時五院部人,清寧間爲北院樞密史,封趙王。耶律楚材,遼太祖長子耶律倍之八世孫,金末時爲開州同州。元太宗時官拜中書令。
郡望:遼西。
變化:①一作〔世裏〕。②遼時耶律氏別爲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