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烏丸〔 烏丸 〕
拼音wū wá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烏丸(烏丸)
歷史上代北地區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後或改爲桓氏。《姓氏考略》亦收。並注:
1、“本作‘烏桓’,西域國名,後以爲氏。《通鑑·胡注》:‘烏丸蓋出於東胡烏桓之種,因以爲氏。’”(2)其據《元和姓纂》注云:“後魏王神念父冏爲護烏丸校尉,因號烏桓王氏。”據此,《中國姓氏大全》稱:“……其後有姓烏丸者。”(3)其據《周書》注云:“後周王德、王軌皆賜姓烏丸氏。”則此當爲王姓所改。北周有烏丸·泥、烏丸·軌;北齊有烏丸·遠。
2、烏丸(烏丸)
烏丸姓起源:①烏丸出烏桓國,爲東胡別種,在山西境北外,漢初匈奴滅其國,餘衆進烏桓山,因以號烏桓,後漸衆,漢末爲曹操所破,其遺民居那河(即嫩江)之北,自稱烏丸。當以國爲氏。②北魏時王神念之父冏,爲護烏丸校尉,因號烏桓王氏,其後有烏丸氏。③南北朝後周賜王德、王軌等爲烏丸氏。
烏丸姓名人:
烏丸遠,北齊時和州長史,亦作烏桓遠。
變化:①後改爲桓氏,或改姓王。②至金、元時改稱兀顏氏,至清又改稱烏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