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東鄉〔 東鄉 〕
拼音dōng xiā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東鄉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1、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爲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土地面積1510平方公里,人口26.39萬人,轄5鎮20鄉,229個村民委員會。東鄉族自治縣成立於1955年,世代生活繁衍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東鄉人,是臨夏獨有的少數民族。東鄉族人民勤奮耐勞,熱情好客,氣質獨特。東鄉族婚禮、東鄉族刺繡、民族文學、民間體育等洋溢着濃烈的生活氣息和誘人的藝術魅力。東鄉手抓羊肉享譽隴上,唐汪大接杏暢銷全國,盛產的洋芋走俏港澳市場。
2、東鄉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舊稱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蒙古回回。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約半數人聚居在東鄉族自治縣,蘭州、定西以及寧夏、新疆亦有散居。1990 年人口37萬。操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大部分人使用漢語,通用漢文。其族源是自13世紀以來進入東鄉地區的一支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人、色目人與當地的漢、藏長期雜處融合發展而成,以聚居臨夏東鄉而得名。社會經濟因其民族形成的特殊條件,自始社會結構即爲封建制度。以農業爲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優勢。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封建勢力與宗教上層相結合,土豪集團地方勢力甚強,東鄉人民與其他民族多次進行反壓迫鬥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實行民主改革,廢除封建特權。1950年建立了一個自治縣。1981 年成立了一個包括撒拉族、保安族的聯合自治縣。民歌“花兒”,是東鄉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1、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爲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土地面積1510平方公里,人口26.39萬人,轄5鎮20鄉,229個村民委員會。東鄉族自治縣成立於1955年,世代生活繁衍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東鄉人,是臨夏獨有的少數民族。東鄉族人民勤奮耐勞,熱情好客,氣質獨特。東鄉族婚禮、東鄉族刺繡、民族文學、民間體育等洋溢着濃烈的生活氣息和誘人的藝術魅力。東鄉手抓羊肉享譽隴上,唐汪大接杏暢銷全國,盛產的洋芋走俏港澳市場。
2、東鄉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舊稱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蒙古回回。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約半數人聚居在東鄉族自治縣,蘭州、定西以及寧夏、新疆亦有散居。1990 年人口37萬。操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大部分人使用漢語,通用漢文。其族源是自13世紀以來進入東鄉地區的一支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人、色目人與當地的漢、藏長期雜處融合發展而成,以聚居臨夏東鄉而得名。社會經濟因其民族形成的特殊條件,自始社會結構即爲封建制度。以農業爲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優勢。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封建勢力與宗教上層相結合,土豪集團地方勢力甚強,東鄉人民與其他民族多次進行反壓迫鬥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實行民主改革,廢除封建特權。1950年建立了一個自治縣。1981 年成立了一個包括撒拉族、保安族的聯合自治縣。民歌“花兒”,是東鄉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1、東鄉(東鄉)
歷史上罕見覆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云:“宋大夫東鄉爲人之後。”此以地爲氏。
2、東鄉(東鄉)
東鄉姓起源:春秋時宋大夫采邑(東鄉故城在今安徽鳳陽),以邑爲氏,見《世本》。一說,宋大夫東鄉爲人之後。
東鄉姓名人:
東鄉子琴,漢時高密人,幷州護軍。東鄉巍,明時丹棱人,嘉靖中廣西平南縣訓導。
東鄉姓古代名人
東鄉肋唐朝,唐代人,著有《周易物象釋疑》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