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山西運城,陝西韓城,陝西富平薛鎮、留古鎮和西同,陝西華縣高塘鎮同家村,陝西省澄城縣,陝西三原縣新興鎮柏社村,陝西白水縣中塬村,西安市鄠邑區甘河鎮躍進村(原白同堡)一帶略有分佈。
1、同
同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同姓起源:①商之支庶封於��,即今同州(故城在今陝西大荔),以國爲氏,見《春秋圖》。②周官典同(《周禮》春官之屬,掌調樂器之官)之後,以官爲氏。
同姓名人:
同典閔,漢時晉寧人。同恕,元時奉元人,延祐中以右贊善召見,拜集賢學士。
郡望:渤海。
同姓古代名人
同典閔晉寧人。
同善前涼將軍。
同谷唐朝,唐有同谷。
同繼先元朝,恕父繼先,博學能文,廉希憲宣撫陝右,闢掌庫鑰。家世業儒,同居二百口,無間言。
同恕元朝,字寬甫,其先太原人。五世祖遷秦中,遂爲奉元人。恕安靜端凝,羈丱如成人,從鄉先生學,日記數千言。年十三,以書經魁鄉校。至元間,朝廷始分六部,選名士爲吏屬,關陝以恕貢禮曹,辭不行。仁宗踐阼,即其家拜國子司業,階儒林郎,使三召,不起。陝西行臺侍御史趙世延,請即奉元置魯齋書院,中書奏恕領教事,制可之。先後來學者殆千數。延佑設科,再主鄉試,人服其公。六年,以奉議大夫、太子左贊善召,入見東宮,賜酒慰問。繼而獻書,歷陳古誼,盡開悟涵養之道。明年春,英宗繼統,以疾歸。致和元年,拜集賢侍讀學士,以老疾辭。恕之學,由程、朱上溯孔、孟,務貫浹事理,以利於行。教人曲爲開導,使得趣向之正。性整潔,平居雖大暑,不去冠帶。母張夫人卒,事異母如事所生。父喪,哀毀致目疾,時祀齋肅詳至。嘗曰
同性明初,明初貢生,任照磨。
同雲明朝,洪武間由武功任武德右衛所千戶。
同清陜西長安人,博士。
同子俊明朝,四川人,宣德中巴陵知縣。
同庸明朝,宣德間舒城縣教諭。
同邦彥華州人,正統間開平衛經歷。
同蠡交址人,福建邵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