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蠭
拼音fēng、pá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蠭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浙江之嵊縣、雲南之蘭坪等地有分佈。漢族、傈僳族姓氏。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雲:“逢伯陵之後,有逢氏、蠭氏。”蠭,亦作“蠭”,今統作“蜂”。逢伯陵系殷商時諸侯,姜姓,國於逢,其地在今山東淄川縣西北和博平縣一帶,有逢陵城。
2、傈僳族之蜂姓,則源於氏族名稱。傈僳語稱“別扒”。傳說有位青年上山砍柴,拾到一個銀圈,他想還給失主,但無人來找。有一天,他讓小蜜蜂給丟失銀圈的姑娘捎個信,過了不久,果然來了一位姑娘,他們相愛了。所生後代都上山養蜂,人們叫他們“別扒”。別,乃蜂的總稱,其後或據其漢語意而姓“蜂”,或諧蜂音而姓“封”、“風”。
2、蠭
罕見姓氏。《康熙字典》收載,其注云:“《正韻》蒲江切。音‘龐’。姓也。《荀子·王霸篇》‘羿、蠭門’。《正字通》:‘蠭’字之訛。今按:逄姓入三江韻,字從‘夅,與十七畫蠭字從‘夆’異。”(按:“蠭”,或省作“逄”,爲現行姓氏。“蠭門”,《孟子》作“蠭蒙”;《呂氏春秋》作“蠭門”;《史記》作“蠭蒙”;《莊子》作“蓬蒙”;《鹽鐵論》作“逢須”。后羿弟,亦善射,炎帝之後,此當以名爲氏,系出姜姓。)
3、蠭
蠭姓起源:黃帝之臣逢伯陵之後,有逢氏、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