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姓起源一
源於商朝。《商書》有誼柏、仲柏作典寶。《漢書.古今人表》作義伯。義姓當始此。
義姓起源二
義渠之後有義姓。義渠乃春秋時西戎之一,分佈於岐山、梁山、涇水、漆水之北,即今甘肅慶陽、涇川一帶。周赧王四十五年爲秦所滅。
義姓起源三
瑤族姓氏。
四川蓬溪、安徽淮南、山東五蓮、湖南江永、寧遠、湘潭、新疆呼圖壁、臺灣新竹、桃園、廣西興安、北京、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河東郡:秦朝初期設置,治所在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即今黃河以東的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臨猗縣、夏縣一帶。陳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設置陳留縣,西漢改設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相當於今東至河南省商丘地區的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地區的開封市、尉氏縣,北至新鄉地區延津縣,南至開封地區杞縣的地區。《括地誌》記載:故智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40裏。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爲蒲州,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徙廢,治所在今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臨猗縣臨晉鎮,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等縣,今爲山西運城地區。
河東郡:秦朝初期設置,治所在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即今黃河以東的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臨猗縣、夏縣一帶。陳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設置陳留縣,西漢改設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相當於今東至河南省商丘地區的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地區的開封市、尉氏縣,北至新鄉地區延津縣,南至開封地區杞縣的地區。《括地誌》記載:故智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40裏。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爲蒲州,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徙廢,治所在今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臨猗縣臨晉鎮,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等縣,今爲山西運城地區。
1、義(義)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陝西之韓城、河南之義馬、湖北之洪湖、廣東之吳川、廣西之灌陽及荔浦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彝族有此姓。《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姓氏考略》注云:“《商書》‘誼伯、仲伯作典寶’。《古今人表》作‘義伯’。義姓始此。望出平原、河東。”漢代有義縱,酷吏,南陽太守,世居河東;宋代有義道人,年百五十歲,泰州人;又有義太初,淳熙進士;明代有義森,濮州學正。
2、義(義)
義姓分布:安徽淮南、山東五蓮、湖南寧遠、湘潭、新疆呼圖壁、臺灣新竹、桃園、廣西興安、北京、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義姓起源:①源於商朝。《商書》有誼柏、仲伯作典寶。《漢書·古今人表》作義伯。義姓當始此。②義渠之後有義姓。義渠乃春秋時西戎之一,分佈於岐山、梁山、涇水、漆水之北,即今甘肅慶陽、涇川一帶。周赧王四十五年爲秦所滅。③瑤族姓。
義姓名人:
義蒔,周威公臣。
郡望:平原、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