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浙江蘭溪、山西洪洞等地均有此姓。
太原郡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始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太原市區西南汾水東岸),秦始皇時太原郡轄7縣:晉陽、界休(山西介休)、鄔(山西介休東北30 裏)、茲氏(山西汾陽)、離石、榆次、霍人(山西繁峙東)。包括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太原郡轄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晉陽縣)、交城縣、平遙縣、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陽曲縣及以北屬秀容郡。
太原郡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始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太原市區西南汾水東岸),秦始皇時太原郡轄7縣:晉陽、界休(山西介休)、鄔(山西介休東北30 裏)、茲氏(山西汾陽)、離石、榆次、霍人(山西繁峙東)。包括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太原郡轄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晉陽縣)、交城縣、平遙縣、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陽曲縣及以北屬秀容郡。
1、箕
現行罕見姓氏。今山西之臨汾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子姓。箕子之國,商畿內諸侯。杜預雲:‘太原陽邑南有箕陽邑。’隋改曰太谷,今隸太原。武王克商,改封箕子於朝鮮,其地後爲晉邑。”《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亦云:“殷箕子之後。”此當以國爲氏,系出子姓。《中國姓氏大全》作“周朝段箕子的後代”。“段”,當爲“殷”(即“商”,因遷都於“殷”,故亦稱“殷”,或商殷連稱)之誤。
2、晉既據箕國故地而以爲邑,封大夫箕鄭父,乃以邑爲氏,亦稱箕氏。此出太原。(按:《姓氏詞典》注作“太子”,“子”當爲“原”之誤。)漢代有箕閎,騎胡校尉;晉有箕淡,將軍。
2、箕
箕姓起源:①炎帝之世,諸侯夙沙氏叛,其臣箕文諫而被殺,見《劉恕外紀》。箕姓始於此。②系自姚姓。夏舜裔箕伯之後。③系自子姓。殷紂叔箕子之後。
箕姓名人:
箕鄭父,春秋時晉大夫。箕堪,漢時西華令。
郡望: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