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有理徵孫仲師,遭難後改爲“裏”氏,至晉國大夫裏克,被惠公所殺,其妻攜小兒子季連逃居相城,以地名加原姓改爲“相里”氏,稱相里姓。
得姓始祖:裏季連(見上)。
相里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里姓望族居西河郡(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沿岸一帶)。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漢有西河郡,有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魏時,北部爲羌胡所得,僅有晉西,治茲氏,即今汾陽。唐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西河即今山西省汾陽市一帶,現汾陽杏花村鎮附近有大相村、小相村,是相里氏聚居之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漢有西河郡,有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魏時,北部爲羌胡所得,僅有晉西,治茲氏,即今汾陽。唐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西河即今山西省汾陽市一帶,現汾陽杏花村鎮附近有大相村、小相村,是相里氏聚居之
1、相里
現行較罕見覆姓。今北京,山西之陽泉、朔州等地有分佈。漢族姓氏。《中國姓氏大全》收載並注此音。《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據《姓源韻譜》注云:“咎繇之後爲理氏。商末有理徵。孫仲師,遭難,(理)去‘王’爲‘裏’。至晉大夫裏克,爲惠公所戳。克妻攜少子季連逃居相城,因爲相里氏。”此以地氏爲氏。系出理姓。
2、其注引《法苑珠林》雲:“出鄭子產之裔。子產之生,執拳而出,啓手視之,文成‘相里’,因以爲氏。”鄭本姬姓之國;子產,即公孫僑。故此之“相里”氏,出自公孫氏,或雲系出姬姓。戰國時有相里勤;漢代有相里平,河堤謁者;唐代有相里志降;後晉有相里金,保義軍節度使。或音xiànglī。
2、相里
現行罕見覆姓。今北京、山西之太原有分佈。漢族姓氏。《中國古今姓氏詞典》、《姓氏詞典》亦俱收載並注此音。《中國姓氏大全》音xiānglǐ,詳見該條。
3、相里
相里姓分布:山西汾陽、陝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相里姓起源:①皋陶(一作咎繇)之裔晉大夫裏克,爲惠王所殺,克妻攜少子季連逃居相城(故城在今河南鹿邑東15裏),因爲相里氏。②春秋時鄭公子子產之裔有相里氏。
相里姓名人:
相里勤,春秋時人,爲季連之元孫。相里金,五代時後唐幷州人,保義軍節度使。
郡望:濟源、河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