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弦
罕見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據《風俗通》注云:“弦子之後,楚滅弦,弦子奔黃,以國爲氏。”鄭樵亦注:“弦氏,江黃道柏之姻。杜預雲:‘在戈陽縣東南。’(按:古城今在光州仙居北四十里。)僖五年,楚滅之。子孫以國爲氏。”《姓氏詞典》稱:“弦,周代國名,子爵。故城在今河南潢川縣西南。”(2)《姓氏考略》據《路史》注云:“齊後有弦氏。”則此當系出姜姓。春秋時齊有弦章;鄭有弦高;明代有弦尚強,盩釐主簿。
2、弦
弦姓分布:安徽淮南有此姓。
弦姓起源:①系自嬴姓。春秋時魯僖公五年,楚滅弦(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南),弦子奔黃(故城在今河南杞縣東),以國爲氏,見《風俗通》。 ②春秋時齊公族有弦氏,見《路史》。
弦姓名人:
弦施,春秋時齊大夫。弦尚強,明時枝江人,弘治中任��厔縣(即今陝西周至縣)主簿。
郡望:代陽。
弦姓古代名人
弦高弦高爲鄭國愛國商人。秦穆公派孟明發動軍隊襲擊鄭國,經過周地就往東走。鄭國的商人玄高和蹇他一起商量說:“秦國的軍隊行軍千里,又幾次經過各諸侯國的土地,他們的勢頭一定是要襲擊鄭國。大凡偷襲別國的,都認爲別人沒有防備。如果讓他們看出我們知道了他們的真情,他們一定不敢前進了。”於是假託鄭伯的命令,用十二頭牛犒勞他們。秦國的三個將領一起商量說:“大凡襲擊別人的,都認爲別人不知道情況,現在鄭國已經知道了,防備一定很堅固,進兵一定不會取勝。”於是調轉軍隊返回秦國了。《左傳》哀公四年有齊國弦施救範氏。齊國又有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