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氏望出魏郡。漢高帝置,治所鄴縣,在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1、審(審)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上海,湖北之武漢,廣東之吳川,山西之太原、運城、臨汾以及雁北、呂梁等地區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姓氏急就篇》雲:審氏之先爲周司空屬官,主審曲面勢(按:“審曲面勢”,《中國古今姓氏辭典》引作“審曲而勢”,無解)者也,後因賜族。
2、《姓氏考略》據《路史》注云:“楚公族有審氏。”此則系出羋姓。
3、又,其引《華陽國志》雲:“蜀之郫縣有審氏。”此之審姓,似出自少數民族,與前諸審不同源。漢代有審食其,沛人,爲左丞相,封闢陽侯;後漢末袁紹將有審配;唐代有審邦;明代有審錞,鄖陽知縣。
2、審(審)
審姓分布:臺灣屏東、廣西都安、河南林縣、山東新泰、四川富順、湖北武漢、北京、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審姓起源:①審氏之先爲周司空屬官,主審曲面勢者也,後因賜族。②系自羋姓,楚公族有審氏,見《路史》。③晉時烏桓人姓。④清蒙古人姓。
審姓名人:
審食其,漢時沛郡人,左丞相,封闢陽侯。審錞,明時河南滎陽人,舉人,成化中湖北鄖縣知縣。
郡望:魏郡、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