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城固、浙江紹興禹陵鄉、蕭山、溫州、杭州、四川峨眉、峨邊、雲南魯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縣、江蘇蘇州、黑龍江哈爾濱等地均有此姓。
紹興市禹陵鄉禹陵村大禹142世孫姒元謀:已經四千多年了,傳到我這一輩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戶,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輩分是145代。
《紹興市志》主編研究員任桂全:據說,全國姓姒的,總數不過2000人,而這2000多人,又分佈在全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陝西、雲南等地,臺灣也有姒姓的子孫。
1、姒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浙江之嵊縣、四川之長壽、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伯鯀之姓。鯀爲堯崇伯,賜姓姒氏。其子禹,受舜禪爲夏家,至桀而絕。杞國爲姒姓之後。王莽時封夏後遼西姒豐爲章功侯。”《姓氏考略》據《論衡》注云:“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姓。”“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爲卵形,果仁白色,叫薏仁米,可供食用和藥用。俗或稱“藥玉米”、“回回米”。吞薏苡而孕,傳說而已,不足爲訓。僅供參考。
2、鄭樵又注:“姒先之爲姒。”“姒先”,或作“似先”,高麗族姓氏,故此“姒”則出自高麗族。元代有姒庸道,陝州人,米脂知縣;明代有姒昂,襄陽通判。
2、姒
姒姓分布:陝西城固、浙江紹興禹陵鄉、蕭山、溫州、杭州、四川峨眉、峨邊、雲南魯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縣、江蘇蘇州、黑龍江哈爾濱等地均有此姓。
姒姓起源:①相傳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一說,姒姓爲伯鯀之姓。鯀爲堯之崇伯,堯賜鯀姓姒。禹爲其子。春秋時杞國爲姒姓之裔國。 ②相傳少昊子臺駘封於諸汾川,其後有沈、姒、蓐、黃等國。當以國爲氏。周文王之母爲太姒,出自姒國。 ③北魏時改姒先氏爲姒氏。又,北魏時渴侯氏後改爲姒氏。但據今本《魏書·官氏志》載,渴侯氏改爲緱氏,並非改爲姒氏。
姒姓名人:
姒敬叔,春秋時敬叔仕齊,食採於鮑。姒昂,明時蒲州人,正德舉人,官通判。
郡望:遼西。
姒姓古代名人
太姒商周,周文王昌之正妃、周武王發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