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俟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四川之合江,江西之吉安、上饒、永修等地有分佈。漢族姓氏,疑乃“万俟”複姓省而爲“俟”。《漢語大字典》音sì,當爲另姓,亦現行姓氏。參見該條。
2、俟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陝西之韓城、山西之陽泉等地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漢書·藝文志》有《俟子》一篇,俟氏當爲其後。”鄭樵據《風俗通》雲:俟子,著書,六國時人。
2、或系出羋姓。《姓氏詞典》注引《希姓錄》雲:羋姓之後。”(3)或出自古鮮卑族。鄭樵注云:“後魏獻帝次弟力俟亥氏,後爲俟氏;又,俟奴氏改爲俟氏。”又,俟畿之爲俟、俟伏斤之爲俟、俟力代之爲俟。望出河南。北魏有俟匿伐。一音qí,爲現行姓氏。
3、俟
俟姓分布:貴州松桃、山西代縣、安徽淮南、利辛、臺灣臺北等地均有此姓。
俟姓起源:①週六國時有俟子,善著書,俟氏當爲其後,見《風俗通》。 ②北魏時俟奴氏後改爲俟氏。俟力伐、俟伏斤等氏亦有改姓俟者。
郡望: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