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了姓

姓氏

拼音liǎo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2149 位。

位於芙姓 之後,喩姓 之前。

了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149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了姓
了姓頭像

了姓 起源

了姓主要源自:子姓

了姓了姓起源一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時期祭祀天神的祭司,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該支了氏,出自尞氏,源出古代祭祀天神的祭司。尞,就是爲祭祀天神而燃起的薪火,在商末周初,負責掌管“尞”的小祭司,即稱尞司,後以職稱爲姓氏,稱尞氏

據史籍《隋書》、《路史》等記載,在古代,“眘”、“尞”、“寮”、“遼”這幾個字通用,而“了”字就是諸字的簡筆,故而,尞氏亦稱了氏、寮氏眘氏、遼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了氏史稱正宗。

了姓了姓起源二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公族大夫牛父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爲氏。三國時期,宋國公族大夫牛父牛父的後裔、曹魏國名將牛金被大都督司馬懿毒殺,其後家人四散避難逃亡。因其祖先原爲西周昭王姬瑕時期的宋國人宜尞(亦稱宜僚),曾創“手技”,即中國魔術、戲法、雜技的始祖,牛金的家人遂將家族改姓爲尞氏。

到了南北朝時期,西魏大將軍宇文·覺取代魏政權,建立了北朝後周政權(公元556~581年),到宇文·邕執政時期,滅了北齊政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地區。其時,牛金的後裔、弘安定鶉觚人(今甘肅靈臺)尞允爲北朝後周政權的工部尚書、臨準公,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賜復本姓爲牛氏,但其庶支後裔子孫中仍有保持祖姓尞氏者,簡筆爲了氏,世代相傳至今,望稱隴西。

了姓 分布

了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位,以隴西爲郡望。

今福建省的惠安市,廣東省的揭陽市、湛江市,海南省的瓊山縣,臺灣省等地,均有了氏族人分佈。

了姓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了姓 堂號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了姓 姓氏源流

1、liǎo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雞澤、蔚縣,山西之太原、運城、忻州,湖南之益陽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新編千家姓》亦收載。

2、

綜合:源出不詳。見《新編千家姓》。江蘇武進、臺灣臺北等地均有此姓。

關註 911查詢
民俗文化類查詢
2024年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