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鳩摩〔 鳩摩 〕
拼音jiū mó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據《鄭樵通志·諸方複姓》記載:“鳩摩氏,晉西域天竺人鳩摩炎世爲國相,生羅什,爲僧入中國。”
1、鳩摩(鳩摩)
歷史上罕見覆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晉西域天竺人鳩摩炎,世爲國相,生羅什,爲僧,入中國。”(2)《姓氏考略》據《隋書》注云:“赤土國有鳩摩姓。”(3)又據《宋史》注云:“真臘國亦有鳩摩姓。”後秦有高僧鳩摩羅什;宋代有鳩摩僧哥。
2、鳩摩
鳩摩姓起源:晉時西域天竺人姓。隋時赤土國有鳩摩氏,見《隋書》。宋時真臘國有鳩摩氏,見《宋書》。
鳩摩姓名人:
鳩摩炎,晉西域龜茲國師,駙馬。子鳩摩羅什,爲僧入中國。
鳩摩姓古代名人
鳩摩炎羅什世爲國相,父炎聰懿有大節,將嗣相位,乃辭避出家,東度蔥嶺。龜茲王聞其名,郊迎之,請爲國師,王有妹年二十,才悟明敏,諸國交聘,並不許。及見炎,心欲當之。王乃逼以妻焉。(《晉書·鳩摩羅什傳》)
鳩摩羅什天竺人生於西域龜茲國。幼年出家,初學小乘,後遍習大乘,尤善般若,並精通漢語文,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於是備受矚目和讚歎。公元383年前秦大將呂光攻破龜茲時被俘,次年被押往後涼。在東晉後秦弘始三年,姚興派人迎至長安從事譯經,成爲我國一大譯經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餘人,譯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佛說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等論,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曉暢,妙義自然詮顯無礙,所以深受衆人的喜愛,而廣爲流傳,對於佛教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所介紹之中觀宗學說,爲後世三論宗之淵源。佛教成實師、天台宗,均由其所譯經論而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