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改換姓氏。《周書·靜帝紀》:“且神徵革姓,本爲歷數有歸;天命在人,推讓終而弗獲……諸改姓者,悉宜復舊。”
1、革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景縣、圍場,山西之太原、大同,陝西之韓城,甘肅之徽縣,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監利,雲南之隴川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歸“入聲”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姓源韻譜》雲:“蜚廉之子名革,後因氏。”此以名爲氏,系出贏姓。
2、其注引清張澍之說雲:“革與棘同姓,棘子成,《人表》作革子成。”革子成乃春秋時衛國大夫。
3、又云:“或湯臣夏革之後。”湯,即商湯,商之開國君主。夏革,疑乃禹後,以國爲氏,其後或以祖輩名爲氏,系出姒姓。
4、又云:“《宋史》夏國有革氏。”則此出自羌族之党項人。望出清河。
2、革
《姓氏詞典》引《韻會舉要》收載並注此音。其注云:“即棘姓。唐李白有詩贈革處士。”《姓氏考略》亦注:
1、其引《姓源韻譜》雲:“蜚廉之子名革,後因氏。”(2)又引張澍之語云:“革與棘同姓。棘子成,《人表》作革子成。”(3)又云:“或湯臣夏革之後。”(4)又云:“《宋史》夏國有革氏。”則此當出自古羌族之党項人。望出清河。一音gé,爲現行姓氏。
3、革
革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革姓起源:①商紂王之諛臣蜚廉(一作飛廉)之子名革,後因以爲氏,見《姓源》。 ②相傳爲湯臣夏革之後。③革、棘,古時爲同姓。④西夏人姓,見《宋史》。⑤滿、蒙古、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革姓名人:
革朱,漢時煮棗侯。
郡望: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