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鉗耳〔 鉗耳 〕
拼音qián ěr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鉗耳(鉗耳)
歷史上關西地區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並注其源:
1、鄭樵注云:“周王季之後,爲虔仁氏,音訛爲鉗耳氏。”《姓氏考略》亦云:“周王季第四子虔仁,居湟水,西羌音訛爲鉗耳。遂改爲王氏。”(2)鄭樵注引《姓氏英賢傳》曰:“本胡姓,梁天監初,有鉗耳·期陵,自河南歸化。”(3)《姓氏考略》據《魏書·王遇傳》雲:“西羌姓,爲羌中豪強,其先姓王,後改姓鉗耳。”西魏有鉗耳·康買;隋有鉗耳·文徹,恆山郡九門縣令;唐代有鉗耳·大福。
2、鉗耳(鉗耳)
鉗耳姓分布:今大陸仍有此姓。
鉗耳姓起源:西羌虔人種之後裔。鉗耳爲羌中強族,其先姓王,後改姓鉗耳,見《魏書·王遇傳》。一說,周文王之父,名季歷,稱王季,其第四子虔仁居於湟水(源出青海東北噶爾藏嶺),西羌音訛爲鉗耳。
鉗耳姓名人:
鉗耳靜,北魏時馮翊太守。鉗耳大福,唐時安祿山將。
變化:①後改爲王氏。②一作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