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賀蘭〔 賀蘭 〕
拼音hè lá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賀蘭姓起源一
源於匈奴族,出自古東胡分支匈奴族賀蘭部,屬於以部族名稱爲氏。賀蘭氏,亦稱賀賴氏,爲漢、唐之際生活在中國北方賀蘭山地區的東胡分支匈奴族賀蘭部的氏族姓氏。史籍《元和姓纂》第三十八卷賀蘭氏條下雲:“代居元朔,隨魏南遷河洛。魏以忠貞爲賀蘭,因命以氏。”在古代鮮卑族語言中,“賀賴”即爲“忠貞”之意。該部族忠實於自己所屬的氏族部落,歷任酋長屢次率領部族爲拓跋部效忠,並與拓跋部世代姻親,因此被拓跋部酋首稱作“賀賴”,以嘉獎其忠實,該部即因以爲部族名稱,後以“賀賴”爲姓氏,稱賀賴氏,漢音注爲“賀蘭氏”,其部族稱爲“賀蘭部”。賀蘭部後來成南北朝時期以拓跋部爲核心的北魏王朝中拓拔氏皇族以下八大王公貴族之一,世代爲拓跋部的姻親,在整體的權勢地位上僅次於丘穆陵氏、步六孤氏,排在第三位。
賀蘭,在古鮮卑語讀音中讀作hè lài(ㄏㄜˋㄌㄞˋ),中原漢音讀爲hè lán(ㄏㄜˋㄌㄢˊ),但今在賀蘭山地區的原住漢人仍讀其音作hè lài(ㄏㄜˋㄌㄞˋ)。史載文獻中,因其讀音有差別,將其分爲賀蘭氏、賀賴氏,實則爲一個部族的姓氏。
賀蘭姓起源二
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改。
南北朝時期的西魏朝廷賜大臣裴文舉姓賀蘭。其子孫後裔襲之,稱賀蘭氏。後一部分人省文簡化爲單姓賀氏,一部分回覆裴氏。
南北朝時期的東魏武定年間,朝廷賜大臣蘇綽之弟蘇樁姓賀蘭。其子孫後裔襲之,稱賀蘭氏。後一部分人省文簡化爲單姓賀氏,一部分回覆爲蘇氏。
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廷,賜大臣梁臺姓賀蘭。其子孫後裔襲之,稱賀蘭氏。後一部分人省文簡化爲單姓賀氏,一部分回覆梁氏。
據《魏書。官氏志》等所載,南北朝時後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將鮮卑族複姓賀蘭氏、賀拔氏、賀狄氏、賀賴氏、賀敦氏皆改爲漢字單姓賀氏。是爲河南賀氏。又據《晉書、北狄匈奴傳》載,西晉太康五至八年(284-287年),由北遷內地的匈奴人約有十幾萬人,“十九種,皆有部落,不相雜錯。”此十九種匈奴部落中,有一種叫“賀賴部”。“蓋內入者爲賀賴氏,留北方者爲賀蘭氏。蘭(賴)語轉耳。”
1、賀蘭(賀蘭)
歷史上代北地區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有紇伏者,與後魏俱起,爲賀蘭莫何弗,因以爲氏。其後鎮武川,因家之。後生庫者。”(2)《姓氏考略》注引《太平寰宇記》雲:“鮮卑族之居賀蘭山者,以山爲氏。”(3)又云:“西魏賜裴文舉爲賀蘭氏。”(4)又云:“(北)周賜梁臺爲賀蘭氏。”後或改爲單姓賀。
2、賀蘭(賀蘭)
賀蘭姓起源:①鮮卑族之居賀蘭山者,以山爲部,以部爲氏。②西魏時賜鎮東將軍蘇椿、潁州刺史梁臺、著作郎裴文舉爲賀蘭氏。
賀蘭姓名人:
賀蘭初真,北周時人,尚太祖娣建安長公主,保定二年追贈太傅柱國,常山郡公。賀蘭棲真,宋時道士,景德中召赴闕,賜號宗玄大師。
郡望:河南。
變化:後改爲賀氏。
賀蘭姓古代名人
賀蘭祥北周,字盛樂,北周柱國武川人,宇文泰外甥。西魏文帝時,常被留在帳下議事,因功封撫夷縣伯,官荊州刺史,政績顯著。官至大司馬,武成年間封涼國公。其先與魏俱起,有紇伏者,爲賀蘭莫何弗,因以爲氏。其後有以良家子鎮武川者,遂家焉。父賀蘭初真,少知名,爲鄉閭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長公主。保定二年,追贈太傅、柱國、常山郡公。
賀蘭臺即梁臺,字洛都,萇池人也。少果敢,有志操。從爾朱天光平關、隴,賜爵隴城鄉男。及天光敗於韓陵,賀拔嶽又引爲心膂。嶽爲侯莫陳悅所害,臺與諸將翊戴周文。從平悅,累功授潁州刺史,賜姓賀蘭氏。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侍中。周孝閔帝踐祚,進爵中部縣公。保定四年,拜大將軍。時大軍圍洛陽,久不拔。齊騎奄至,齊公憲御之。有數人爲敵所執,已去。臺單馬突入,射殺兩人,敵皆披靡,被執者遂還。齊公憲每嘆曰:“梁臺果毅膽決,不可及也。”五年,拜鄜州刺史。臺性疏通,恕以待物,至於蒞人,尤以惠愛爲心。不過識千餘字,口占書啓,詞意可觀。年過六十,猶能被甲跨馬,足不躡鐙,馳射弋獵,矢不虛發。後以疾卒。
賀蘭進明唐代,詩人,開元十六年虞鹹榜進士及第。仕爲御史大夫。肅宗時,出爲河南節度使。時祿山羣黨未平,嘗帥師屯臨淮備賊,竟亦無功。進明好古博雅,經籍滿腹,其所著述一百餘篇,頗究天人之際。又有古詩樂府等數十篇,大體符於阮公,皆今所傳者雲。傳說賀蘭進明爲狐所婚,每到時節,狐新婦恆至京宅,通(“通”字原缺,據明抄本補。)名起居,兼持賀遺及問訊。(“訊”原作“信”,據明抄本改。)家人或有見者,狀貌甚美。至五月五日,自進明已下,至其僕隸,皆有續命。家人以爲不祥,多焚其物。狐悲泣雲:“此並真物,奈何焚之?”其後所得,遂以充用。後家人有就求漆(“漆”原作“膝”,據明抄本改。)背金花鏡者,入人家偷鏡掛項,緣牆行,爲主人家擊殺,自爾怪絕焉(出《廣異記》)。唐代的賀蘭進明與狐狸結婚,每到節令的時候,狐狸新媳婦常常到京城的住宅去,通報姓名並住在那裏,並且帶來賀蘭進明的禮品和問候。家人中有的看見了她,相貌很美。到五月五日這天,從賀蘭進明到家中的僕人,都能得到她送給的禮物。家人認爲不吉祥,大多燒了她給的禮物。狐狸悲傷地哭泣說:“這些都是真的禮物,爲什麼燒了它們?”以後再得到她給的東西,就留下使用了。後來有個人向她要個背面上漆的金花鏡,她到別人家裏偷了鏡子掛在脖子上,順着牆往回走,被主人家打死了。此後怪事就沒有了。
賀蘭敏之唐代,這個傢伙本草雞無名,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爲他是武則天姐姐賀蘭氏的兒子,他的姨媽是皇后,母親和姐姐同時和高宗通姦,武則天對他忍無可忍殺了他。據《唐書》,唐朝有賀蘭敏之,原本是賀蘭姓,後改姓武,說是武則天父親的後代,此爲冒武姓者。賀蘭敏之之則是個出了名的無法無天之紈褲公子,其父亡後,寡居的母親還有其姐因時爲皇后的則天女皇的引薦,皆得到高宗的寵幸,分別封爲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他自然也貴不可言,而且據說此子十分俊美,很得其外婆,即當今則天女皇之母揚氏的寵愛,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於是無法無天起來。史書有記,太平公主幼時也常到其外婆家,所帶宮女盡被其這位表兄這位賀蘭敏之淫弄,連尚是幼童的她也差點遭其毒手。後來更有甚者,高宗和則天女皇爲自己的長子時爲太子的李弘選了一名太子妃,姿容殊麗,竟被賀蘭敏之於新婚前夜給姦淫了,使太子無法完婚。奇怪的是時爲皇后的則天女皇一直護着她這個爲非作歹的侄子,直到二十年前,不知爲什麼將這些舊帳全翻了出來,貶賀蘭敏之到嶺南。據記是死於途中,現在看來是路上被人殺掉了。而且是其表妹太平公主親自帶人追殺。
賀蘭棲真北宋,道士,自言百歲。善服氣,不憚寒暑,往往不食。或時縱酒,遊市廛間,能啖肉至數斤。始居嵩山紫虛觀,後徙濟源奉仙觀,張齊賢與之善。景德二年,詔曰:“師棲身巖壑,抗志煙霞,觀心衆妙之門,脫屣浮雲之外。朕奉希夷而爲教,法清靜以臨民,思得有道之人,訪以無爲之理。久懷上士,欲覿真風,爰命使車,往申禮聘。師其暫別林谷,來儀闕庭,必副招延,無憚登涉。今遣入內內品李懷贇召師赴闕。”既至,真宗作二韻詩賜之,號宗玄大師,賚以紫服、白金、茶、帛、香、藥,特蠲觀之田租,度其侍者。未幾,求還舊居。大中祥符三年卒,時大雪,經三日,頂猶熱,人多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