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佈頗廣:今北京、上海、福建之清流、雲南之景谷、山西之長治、內蒙之烏海、遼寧之瀋陽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傣族有此姓。《續通志·氏族略》亦收載,歸“入聲”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雲:“顓帝后有若姓。”(2)又據《漢書·王莽傳》注云:“蜀西南夷有若姓。”一音rě,亦現行姓氏。漢代有若章,下邳相;宋代有若漢,鹹淳進士。
2、若
現行罕見姓氏。今內蒙古之烏海有分佈。《姓氏詞典》引《集韻》收載並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引《路史》注云:“顓帝后有若姓。”(2)其據《漢書·王莽傳》注云:“蜀西南夷有若姓。”(3)或爲後魏代北姓“若干”氏所改。《姓氏考略》注“若干”雲:“後魏代北姓,後改爲若氏。”一音ruò,亦姓。
3、若
若姓分布:山西廣靈、廣西欽州、廣東、遼寧瀋陽、上海、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若姓起源:①相傳顓頊帝始都若水(在今寧夏固原東北),其支庶有若氏,見《路史》。②春秋時齊大夫采邑,因氏,見《姓源》。③漢時羌人姓。漢宣帝神爵二年封若羌爲帥衆王,見《通鑑》。④漢時蜀西南夷有若姓,見《漢書·王莽傳》。⑤北魏時代北若干氏改爲若氏。
若姓名人:
若章,漢時下邳相。若濤,宋鹹淳年進士。
郡望:東魯,魯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