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素和
拼音sù hé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素和
歷史上罕見覆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詞典》注引《唐嘉善府左果毅都尉誓狀》雲:“其先出自顓帝,帝子稱,曾孫重黎,誅共工氏有功,堯命其子和仲居春官,代爲嶽牧,和仲之孫宗處,世以清素自守,百姓號曰素和,子孫氏焉。”此當以祖輩名號爲氏。
2、鄭樵稱其爲“代北複姓”,其注云:“鮮卑檀石槐之支裔……《後魏書》雲:‘以本白部,故號素和。’孝文改爲和氏。”(3)《姓氏考略》則稱:“《魏書》有素和國,或以國爲氏。”北魏有素和·跋,爲尚書;又有素和·突,爲將軍;後趙有素和·明;唐代有素和·貴。
2、素和
素和姓起源:①其先出自顓頊帝之裔重黎,誅共工氏有功,堯命其子和仲,居春宮,代爲嶽牧。和仲之孫宗處,世以清素自守,百姓號曰素和,子孫氏焉。②十六國時鮮卑檀石槐之支裔,因出自白部,故號素和,因以爲氏。一說,即素和國,以國爲氏。
素和姓名人:
素和跋,北魏時尚書。素和顏,唐時太子左學士。
變化:後改爲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