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種)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黑龍江之泰來等地有分佈。漢族、傈僳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姓氏考略》注引《姓源》雲:“仲山甫之後,避仇改爲種。”鄭樵所注尤詳:“本仲氏,或言仲山甫之後,因避難改爲‘種’。”仲山甫,周宣王之卿士,姬姓。“種”即爲仲氏所改,知其亦當系出姬姓。(按:種、種,古爲二字:種,音chóng;種,亦音zhǒng、zhòng。皆爲姓。今“種”,簡化爲“種”。作爲姓氏。種、種不應相混。)《中國姓氏大全》注“種”姓之源:“(1)戰國時齊國大臣田種之後;
2、東漢時種羌之後。”所注實乃“種”姓之源,其音zhǒng,不讀chóng。
2、種(種)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遼寧之清原,山東之平度、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陝西之韓城,甘肅之永登,四川之長壽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壯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載並注其源:
1、其引《姓考》雲:“齊威王臣田種首之後。”此當以名爲氏,系出嬀姓。
2、其據《後漢安帝紀》又注:“後漢有種羌,敗車騎將軍鄧,其後當亦以爲姓。”(3)《中國姓氏大全》注稱:“周代仲山甫之後,因避仇改姓種。”(按:此義本作“種”,非“種”之簡化,《漢語大字典》音chóng。)一音chóng,亦爲姓。元代有種索。
3、種(種)
現行罕見姓氏。今江西之餘幹有分佈。《中國姓氏大全》亦收並注此音。《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據《姓考》注云:“齊威王臣田種首之後。”當系出田氏(嬀姓);
2、又注:“後漢有種羌……其後當亦以爲姓。”或音zhǒng,一音chóng,皆爲姓,姑兼收以備考。
4、種
種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種姓起源:周宣王時卿士仲山甫之後,避仇改爲種。
種姓名人:
種嵩,東漢時河南洛陽人,官至司徒。種師道,宋時洛陽人,累官京畿河北制置使。
郡望:河南。
5、種(種)
種姓分布:臺灣有此姓。
種姓起源:①戰國時齊威王臣田種首之後。②漢有種羌,其後以族名爲氏。亦見《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