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碧魯姓

姓氏碧魯〔 碧魯 〕

拼音bì lǔ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碧魯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碧魯姓
碧魯姓頭像

碧魯姓 起源

碧魯姓第一個淵源,出自清朝時期滿族碧魯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碧魯氏,亦稱弼嚕氏、必祿氏,滿語爲Biru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一帶)、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黑龍江沿岸等地。

在清朝晚期以後,滿族畢嚕氏多冠漢姓爲何氏、畢氏、異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碧魯姓碧魯姓起源二

源於大和族,出自抗日戰爭後日寇遺留孤兒,屬於以夷語諧音漢化爲氏。抗日戰爭結束後,日寇軍民被從東北三省大遣返的過程中,遺棄有許多嬰兒和兒童,被善良的中國人民所收養,其中在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香坊區有一由日本商人高橋真男於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開辦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時稱“大日本帝國滿洲哈爾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分廠”,專爲侵華日寇關東軍生產和提供啤酒等飲料。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後,日寇敗退。該酒廠有一對滿族工人夫婦倆,好心收養了四個年齡大小不一的日本遺棄兒童,由於不知其姓名,所以就乾脆給其取了一個既朗朗上口、又有些滑稽的日本姓氏“ビール”,意爲“啤酒”,按其讀音滿語就是“Biru”,漢化則爲“碧魯”,因此就稱這四個孩子爲碧魯氏,後來的戶籍登記按例改爲何氏

如今,這四子早已經在改革開放後的1989年“日本遺孤返日”大潮中回到日本,據說目前皆在京都滋賀縣生活,日子皆不大好過。

碧魯姓 分布

碧魯氏是比較典型的滿族姓氏,如今大多省文簡改漢化爲何氏、畢氏、異氏等,融入各氏大家族,碧魯氏複姓已經很少再被稱呼,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多以遼東爲郡望,今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

碧魯姓 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淩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爲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淩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爲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爲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爲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啓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禎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間,全境爲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碧魯姓 堂號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淩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爲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淩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爲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爲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爲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啓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禎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間,全境爲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碧魯姓 姓氏源流

1、碧魯(碧魯)bì lǔ

《姓氏詞典》引《中國人名大辭典》收載。其注云:“滿族姓。清乾隆時四川總督鄂輝,姓此氏。”(按:疑此即《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弼嚕”氏之別譯,參見“弼嚕”條。)

碧魯姓 歷史名人

碧魯姓古代名人

碧魯·薩弼圖滿族,亦稱碧魯·賽碧圖;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大臣。世居烏喇,官至陝西巡撫。碧魯·薩弼圖爲官任上有惠政,大興水利,得當地民衆建以生祠。

碧魯·鄂輝(公元?~1798年待考),滿族;滿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以建昌鎮總兵從徵蘭州回亂,賜號巴圖魯。乾隆五十二年,署四川總督,平定臺灣,賜雲騎尉,後進至三等男,累官雲貴總督,史書記載:

碧魯·鄂輝自前鋒分發四川試用守備。七遷建昌鎮總兵。從大學士阿桂定蘭州回亂,予法什尚阿巴圖魯名號。再遷成都將軍。乾隆五十二年,署四川總督。將軍福康安討臺灣亂民林爽文,上命鄂輝率四川屯練降番濟師。尋授參贊,從渡海援嘉義。鄂輝屯東莊溪橋,攻克牛稠山竹柵,嘉義圍解。逐賊至大排竹,殲之。師攻斗六門,賊自山下撲,鄂輝督兵衝截,賊奔逸,攻克大埔林、大埔尾二莊,賊潰。爽文自所居大里杙奔內山番界,鄂輝逐之至集埔。五十三年春,詗知爽文所匿地曰東勢角,福康安督鄂輝及舒亮追捕,自歸仔頭至麻著社,分軍,鄂輝自撲仔離東山路進,舒亮直取東勢角。是役遂俘爽文,亂乃定。上命臺灣嘉義立諸將帥生祠,鄂輝與焉。師還,圖形紫光閣,賜雙眼孔雀翎、雲騎尉世職。鄂輝朝熱河行在。廓爾喀侵西藏,據濟嚨、聶拉木諸地。上促鄂輝還四川,與提督成德帥師赴援,又命侍郎巴忠往按。巴忠先嚐爲駐藏大臣,習藏事,示意噶布倫,令賂廓爾喀返侵地。鄂輝等遂與議和,疏陳善後事。尋授四川總督。五十六年,廓爾喀渝盟,復侵濟嚨、聶拉木諸地。上命將軍福康安督師討廓爾喀,責鄂輝誤用巴忠議致復生事,奪官,予副都統銜駐藏,聽福康安指揮,福康安令督餉。工部尚書和琳劾鄂輝得廓爾喀貢表不以上聞,命奪副都統銜,逮赴前藏荷校示罰。五十八年,命還京師,授拜唐阿。加員外郎銜,遷熱河總管。嘉慶初,命以侍衛詣荊州從剿教匪,戰有功,以都統銜加太子少保,授湖南提督。屢破賊,與額勒登保等攻克石隆山,斬賊渠石柳鄧,封三等男。二年,擢雲貴總督。三年,卒,諡恪靖,祀賢良祠。四年,追論在湖北軍中受餽白金四千,罷祀。

碧魯·珠瑪拉滿族;滿洲鑲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世居葉赫,後金初期,率所部虎爾哈族人歸清太祖佟·努爾哈赤,初爲佐領,累官吏部尚書,都統、靖南將軍。後率軍平定廣州,加世職三等子。其子碧魯·博通鄂官至至副都統,其孫碧魯·郭色官至護軍參領、雲騎尉。

碧魯·鄭德滿族;滿洲鑲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世居葉赫,從徵吳三桂時陣亡,追贈雲騎尉。

碧魯·福濟滿族;滿洲鑲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清道光十三年進士,累官至成都將軍、雲貴總督、烏里雅蘇臺將軍。

碧魯姓 相關姓氏

關註 911查詢
民俗文化類查詢
2024年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