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染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圍場,山西之太原、晉城,陝西之韓城,廣東之南澳,廣西之灌陽,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云:“即冉氏(按:楚大夫叔山冉之後,以名爲氏)。石虎將染閔,魏郡內黃人,篡石趙,號魏三年,爲燕慕容雋所滅。”《中國姓氏大全》稱其“來源:
1、即冉氏。春秋時晉國叔帶甘的先世姓冉,後代改姓染;
2、歷史上突厥族染干的後代。”不知其所本。又,其所謂“晉國叔帶甘”者,不知確指何人。查《左傳》晉無此“叔帶甘”,周室有“叔帶”,亦即王子帶,周惠王子,周襄王弟,封於甘(在今河南洛陽市南)。“叔帶甘”或即指此?然此乃周人,非晉人;“甘”可以氏,不以名;且其先必爲姬姓,不姓冉。姑存疑,錄以備考。望出魏郡。“十六國”時石虎將染閔,亦作冉閔,滅石趙(後趙)而建冉魏。
2、染
染姓分布:安徽淮南、江西萍鄉、新幹、臺灣臺北、遼寧阜新、鐵嶺等地均有此姓。
染姓起源:①周惠王支子叔帶之後有染氏,見《姓源》。②即冉姓,字劃之變也。
染姓名人:
染閔,晉時魏郡內黃人,纂石趙,號魏,3年爲慕容雋所滅。
郡望: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