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愛義姓

姓氏愛義〔 愛義 〕

拼音ài yì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愛義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愛義姓
愛義姓頭像

愛義姓 起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黑龍江女真愛義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愛義氏,亦稱愛依氏、愛伊氏,滿語爲Aiyi Hala,世居愛湖流域一帶(今黑龍江黑河愛琿鎮),爲老滿洲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爲張氏、艾氏、愛氏、伊氏等。

愛義姓 郡望

黑 河:即愛湖、愛琿。公元前十六世紀,居住在今黑河市北部、嫩江流域的東胡、穢貊人和商朝就有過“東胡黃羆,山戎戎菽”的貢納關係。到西周初年,居住在黑龍江中、下游的肅慎族已向周王朝貢“木苦矢石奴石”。唐朝時期,黑龍江中、下游屬黑水靺鞨。唐開元三十年(公元725年),唐王朝設立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屬之。唐貞元八年(公元729年),又設立室韋都督府,對黑龍江上、中游和嫩江流域室韋諸部進行有效的統治。金朝時期,屬於蒲峪路。元朝時期,爲了溝通內地與黑龍江流域的聯繫,建立了許多“站赤”,今黑河市即在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區域內。明朝時期,設立奴兒幹都司,區內女真、契丹人均屬之。清朝時期,康熙大帝爲了抵抗沙俄的侵略,於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12月13日在黑龍江左岸舊璦琿設置黑龍江將軍衙門。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遷至江右岸新璦琿城(今愛輝鎮)。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又移駐墨爾根(今嫩江縣城),璦琿副都統留守璦琿新城,全市多歸其統轄。民國年間,全市大部分地區爲黑河道尹公署管轄。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1月25日,日寇佔領黑河,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12月1日成立僞滿洲國黑河省。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黑河收復,11月19日,成立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11月19日,成立嫩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11月中旬,成立中共黑河地區中心縣工作委員會。12月14日,嫩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更名爲黑龍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9月7日,黑龍江省政府決定設立黑河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初,黑龍江、嫩江兩省合併爲黑嫩省,2月7日,黑龍江省黑河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爲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17日,原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員公署改稱爲黑龍江省黑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1月16日,黑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爲黑河區專員公署。1955年4月19日,黑河區專員公署改稱爲黑河專員公署。1967年4月,成立黑河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2月8日,撤消黑河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黑河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2月8日國務院決定撤消黑河地區,成立地級黑河市。

愛義姓 堂號

黑 河:即愛湖、愛琿。公元前十六世紀,居住在今黑河市北部、嫩江流域的東胡、穢貊人和商朝就有過“東胡黃羆,山戎戎菽”的貢納關係。到西周初年,居住在黑龍江中、下游的肅慎族已向周王朝貢“木苦矢石奴石”。唐朝時期,黑龍江中、下游屬黑水靺鞨。唐開元三十年(公元725年),唐王朝設立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屬之。唐貞元八年(公元729年),又設立室韋都督府,對黑龍江上、中游和嫩江流域室韋諸部進行有效的統治。金朝時期,屬於蒲峪路。元朝時期,爲了溝通內地與黑龍江流域的聯繫,建立了許多“站赤”,今黑河市即在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區域內。明朝時期,設立奴兒幹都司,區內女真、契丹人均屬之。清朝時期,康熙大帝爲了抵抗沙俄的侵略,於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12月13日在黑龍江左岸舊璦琿設置黑龍江將軍衙門。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遷至江右岸新璦琿城(今愛輝鎮)。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又移駐墨爾根(今嫩江縣城),璦琿副都統留守璦琿新城,全市多歸其統轄。民國年間,全市大部分地區爲黑河道尹公署管轄。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1月25日,日寇佔領黑河,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12月1日成立僞滿洲國黑河省。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黑河收復,11月19日,成立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11月19日,成立嫩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11月中旬,成立中共黑河地區中心縣工作委員會。12月14日,嫩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更名爲黑龍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9月7日,黑龍江省政府決定設立黑河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初,黑龍江、嫩江兩省合併爲黑嫩省,2月7日,黑龍江省黑河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爲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17日,原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員公署改稱爲黑龍江省黑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1月16日,黑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爲黑河區專員公署。1955年4月19日,黑河區專員公署改稱爲黑河專員公署。1967年4月,成立黑河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2月8日,撤消黑河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黑河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2月8日國務院決定撤消黑河地區,成立地級黑河市。

愛義姓 姓氏源流

1、愛義(愛義)ài yì

清代滿族姓氏。世居愛琿地方,乃滿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載,後改爲單姓張,見劉慶華《滿族姓氏錄》。

2、愛義(愛義)

愛義姓起源:清滿洲八旗姓。世居愛琿。

變化:後改爲張氏。

愛義姓 相關姓氏

愛新覺羅 (愛新覺羅) (愛)愛新 (愛新)愛琿 (愛琿)愛申 (愛申)愛紳 (愛紳)愛雲 (愛雲)愛協金 (愛協金)
關註 911查詢
民俗文化類查詢
2024年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