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屈突姓

姓氏屈突

拼音qū tū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屈突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屈突姓
屈突姓頭像

屈突姓 起源

出自古鮮卑族姓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時,有代北複姓屈突氏、屈男氏隨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改爲漢姓屈氏,西魏時又恢復爲屈突氏。

屈突姓 分布

屈突氏爲古代鮮卑族複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屈突氏,魏孝文帝令改爲屈氏。故現今屈突姓族人甚爲稀少,望居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

屈突姓 郡望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爲河內,以南、以西爲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陽)。隋於野王爲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爲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爲沁陽。

屈突姓 堂號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爲河內,以南、以西爲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陽)。隋於野王爲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爲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爲沁陽。

屈突姓 姓氏源流

1、屈突qū tū

歷史上代北地區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云:“本居元朔,後徙昌黎。孝文改爲屈氏,至西魏,複本姓。”(按:今中華書局標點本《魏書·官氏志》作“屍突”)。望出河內。唐代有屈突·通,長安人,兵部尚書,蔣國公。

2、屈突

屈突姓分布:大陸仍有此姓。

屈突姓起源:鮮卑人姓。南北朝時東部宇文部之別種庫莫奚之姓,原居今河北圍場境,後徒昌黎,即今遼寧朝陽。北魏登國十年始歸魏,至孝文帝時改屈突氏爲屈氏,後至西魏時又復舊姓爲屈突。

屈突姓名人:

屈突遵,北魏時中書令,封下蔡子。屈突孝標,唐時鮮卑人,爲宋州刺史劉展部將。

郡望:昌黎。

變化:一作屍突。亦誤作〔屈六友〕。

屈突姓 歷史名人

屈突姓古代名人

屈突通唐代,雍州長安人,曾任隋朝左騎衛大將軍,任關內討捕大使。唐高祖李淵起兵時,他鎮守河東,兵敗被擒,李淵感其爲忠臣而釋之。歸唐後授官兵部尚書,封蔣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消滅薛仁杲後,諸將爭搶珠寶,他獨無所取。平定王世充,論其功第一,深爲唐太宗敬重,升右僕射,貞觀初年進左光祿大夫。

屈突蓋唐代,雍州長安人,爲屈突通之弟。曾任長安令,以方正嚴肅聞名。他正直嚴厲,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權貴惡徒爲之忌憚斂跡。當時人說:“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鬥蔥,不逢屈突通。”

屈突姓 相關姓氏

屈佳屈侯屈利屈南屈同屈咩屈引屈懷 (屈懷)屈江屈男屈盧 (屈盧)屈門 (屈門)
關註 911查詢
民俗文化類查詢
2024年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