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
現行罕見姓氏。今河北之尚義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出自古司射官之後。”此當以官爲氏。
2、鄭樵注云:“出自晉大夫虢射之後。”虢射,晉獻公時人,此當以名爲氏,系出虢氏。
3、《姓氏考略》注引《姓源韻譜》雲:“出觀射父之後。”射父爲春秋時楚大夫,事昭王。此亦以名字爲氏,系出觀氏。
3、爲謝姓所改。鄭樵注引《三輔決錄》雲:“後漢末鴻臚謝服,天子以爲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改姓射名鹹。鹹子登、援……”(按:《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注:“《三輔決錄》曰:射援字文雄,扶風人也,其先本姓謝,與北地諸謝同族。始祖謝服爲將軍出征,天子以‘謝服’非令名,改爲射,子強氏。”與鄭樵所引有別。)一音yì,亦姓。漢代有射暠;隋代有射匱;宋代有射紀,寶祐進士;明代有射子安,弘治舉人。
2、射
《姓氏詞典》引《姓解》收載並注此音。“三國時吳有中書郎射慈。”。一音shè,亦爲姓。
3、射
射姓起源:①春秋時楚昭王時大夫觀射父之後,見《姓譜》。②出自古司射官之後。③漢末大鴻臚射鹹,本姓謝名服,天子命將軍出征,以姓謝名服不詳,改爲姓射名鹹。
射姓名人:
射登,漢時蜀郡太守。射子安,明時浦江人,弘治舉人。
郡望:蜀郡。
4、射
射姓起源:春秋時晉大夫虢射之後。
射姓名人:
射慈,三國時吳國中書郎。
郡望: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