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夫餘〔 夫餘 〕
拼音fú yú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夫餘(夫餘)
歷史上罕見覆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引《風俗通》雲:“吳太子夫㮣王奔楚,餘子在吳,以夫餘爲氏。”後或音訛爲鳧臾氏。此當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據《北史》注云:“百濟國姓夫餘氏。”(3)又,古國名,《史記·貨殖列傳》:“北鄰有烏桓、夫餘。”夫餘,亦作扶餘。古扶餘國在今吉林雙城以南、迄於遼寧昌圖以北之地。國人或以國爲氏,亦稱夫餘氏。(按:《姓氏考略》載:“百濟國姓夫餘氏。見《北史》。此以國爲姓。一作扶餘。”似將百濟國姓與古夫餘國姓混而爲一。不從。)
2、夫餘(夫餘)
夫餘姓起源:①春秋時吳國太子夫概王奔楚,其子在吳,以夫餘爲氏。見《風俗通》。②百濟國(古朝鮮)王姓夫餘氏,以國爲姓。其先爲夫餘之別種。夫餘爲古族名,亦作扶餘、鳧臾。西漢時建立夫餘國,故城在今黑龍江安農境。
夫餘姓名人:
夫餘搖,唐高宗時人。
郡望:吳興。
變化:一作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