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吾丘
拼音wú qiū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吾丘
歷史上罕見覆姓。《中文大字典》收載,其注云:“一作虞丘(按:又作‘吳丘’),春秋有虞丘子,爲楚莊相,後薦孫叔敖以爲己代。戰國有吾丘鴪(按:鴪,當爲‘鴥’之異體),中山人,以勇力聞;漢有吾丘壽王,趙人,武帝時爲侍中,累官光祿大夫。”
2、吾丘
歷史上罕見覆姓。《姓氏詞典》收載並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並注其源:
1、其注引《姓苑》雲:“中山有吾丘氏。”(2)又注:“吾,音‘虞’。即虞丘氏,以地爲氏。”後或改爲單姓“吾”、“丘”、“邱”。一作“吾邱”;又,或音wúqiū,姑兼收以備考。漢代有吾丘遵、吾丘壽王。
3、吾丘
吾丘姓起源:中山(春秋時國名,故城在今河北中部偏西)有吾丘氏,系以地爲氏。一說,吾丘即虞丘,亦作吳丘。
吾丘姓名人:
吾丘壽王,漢時趙人,東郡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吾丘衍(一作吾衍),元時衢州人,通經史百家言,著有《周秦刻石釋音》、《閒居錄》等。
郡望:東郡。
變化:亦作〔吾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