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吐谷渾〔 吐谷渾 〕
拼音tǔ hú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1、吐谷渾(吐谷渾)
歷史上鮮卑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云:“魏晉之際,鮮卑慕容廆兄吐谷渾率部落止青海之西,國號吐谷渾,或有歸中國因氏焉。”後或改爲單姓“渾”。《姓氏考略》亦載,其注云:“讀如突欲魂。”《前燕錄》:吐谷渾者,慕容廆庶長兄。因氏其字。以爲首類之種號也。後將所部居西零以西、甘松之南,極乎白蘭數千裏。其孫葉延,以王父字爲氏。自號其國曰吐谷渾,遂爲吐谷渾氏。與鄭注可互佐。南朝齊有吐谷渾·拾寅;唐代有吐谷渾·邪。
2、吐谷渾(吐谷渾)
吐谷渾姓起源:遼東鮮卑徒河涉歸,一名奕洛韓,有2子,庶長名吐谷渾,少名若洛廆,涉歸死,若洛廆代統部落,別爲慕容氏。吐谷渾遂西附陰山,旋徙上隴,止於抱罕。其孫葉延,號其國曰吐谷渾(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千餘裏,今青海及四川松潘皆爲其故地),並以吐谷渾爲氏。一說,有歸中國者,以國爲氏。
吐谷渾姓名人:
吐谷渾斤,北魏時安西將軍、封永安王。吐谷渾景順,唐時河南人,右將軍。
變化:一作吐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