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仲長姓

姓氏仲長〔 仲長 〕

拼音zhòng chá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仲長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仲長姓
仲長姓頭像

仲長姓 起源

仲長姓主要源自:姜姓

仲長),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姜姓。春秋時,齊國公族的後代中有仲長姓,稱仲長氏,世代相傳。仲長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著名人物有仲長統,仲長敖,仲長子光等。

仲長姓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名三川郡,漢高帝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轄二十二縣。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

仲長姓 堂號

河南郡:秦朝時名三川郡,漢高帝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轄二十二縣。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

仲長姓 姓氏源流

1、仲長(仲長)zhòng cháng

現行罕見覆姓。今北京、上海、遼寧之瀋陽等地均有分佈。《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姓氏考略》據《路史》注云:“齊後有仲長氏。望出河南。”鄭樵將其歸入“以名爲氏”之列。漢代有仲長·統;唐代有仲長·子光。

2、仲長(仲長)

仲長姓分布:遼寧瀋陽、上海、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仲長姓起源:以名爲氏,見《纂要》。一說,春秋時齊公族之後有仲長氏,見《路史》。

仲長姓名人:

仲長統,東漢時山陽高平人,曾任尚書郎,後參丞相曹操軍事。仲長子光,唐時洛陽人,隱居北渚,見《尚友錄》。

郡望:河南。

仲長姓 歷史名人

仲長姓古代名人

仲長統(179-220),字公理東漢末山東省鄒城人。“少好學,博涉書記,贍於文辭。”二十歲後在各地遊學,跟他交朋友的,“多異之。”那時袁紹的外甥高幹禮賢下士,很拉攏他,他卻說:“君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所以爲君深戒也!”不久,高幹垮臺,大家都說仲長統有眼光。仲長統“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節,默語無常,時人或謂之狂生”。他自述人生的大願是:安神閨房,思老氏之玄虛;呼吸精和,求至人之彷彿。與達者數子,論道講書,俯仰二儀,錯綜人物。彈“南風”之雅操,發清商之妙曲。消搖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不受當時之責,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則可以陵霄漢、出宇宙之外矣!豈羨夫入帝王之門哉!,可見他的抱負和境界。仲長統的著作有《昌言》三十四篇,十多萬字,可是大部分失傳了。他的思想主要在“人事爲本,天道爲未”。在迷信的大霧中,顯然是前衛的。

仲長敖晉代,文士,著有《覈性賦》,假託荀子與弟子問答,取荀子的性惡論而充極至盡,遠遠超過荀子和韓非。仲長敖雖然多有憤世嫉俗之言,然於對於人類本性的揭露是赤裸而無情的。他認爲:“天地之間,非族羅列……裸蟲三百,人最爲劣;爪牙皮毛,不足自衛;唯賴詐僞,選相嚼齧。總而言之,少堯多桀,但見商鞅,不聞稷契。父子兄弟,殊情異計……”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王子之間奪嫡之爭,人性性惡之大戰。

仲長子光唐代,洛陽人,字不曜,獨身隱居北渚,非其力所獲而不食。當地新任官員都要去看他,他卻以失語症辭謝;有人向他請教道行,他就用劍刻畫出“老、易”二字給人看。曾著《獨遊頌》、《河渚先生傳》來自喻。

仲長姓 相關姓氏

仲孫 (仲孫)仲叔仲子仲梁仲烏 (仲烏)仲熊仲瑙仲良仲行仲衍仲雄仲顏 (仲顏)
關註 911查詢
民俗文化類查詢
2024年生肖運程